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更难了还是更易了?
据路透社消息,关于规模庞大且具敏感性的海外并购,中国正打算取消需要经过国务院批准的规定,同时也将允许多家中国企业同时竞购同一标的,此举可望进一步促进已然屡创纪录的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已经公布相关草案,旨在加速审批流程,并允许中国企业间进行并购竞争。
而另一方面,有消息称今年,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审批上有变慢变严的趋势。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道路上,未来是更多顺境还是逆境,对此,J9九游会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刘德扬先生作客Savills 首席访谈室。
境外投资的动力:竞逐高收益
Savills访谈室:能否谈一下近期,您认为从实际操作中看,境外投资的趋势如何?
刘德扬:从需求看,今年,境外投资需求非常强劲。由于近年来国内经济走势放缓,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企业都愿意到国外寻求机遇,尤其是青睐货币政策宽松、市场化程度高的投资环境。因此过去几年,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始终保持稳步上扬的态势。
从全球背景来看,这一趋势是一致的。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加速了各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以增加收入、分散风险、过大投资渠道为目的打入海外市场。
从政策看,政府仍然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一政策短期内并没有改变的迹象。境外投资将促进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Savills Research:境外的借贷成本相较于境内更低,因此,中国企业在境外的业务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收益水平。中国二、三线城市最近几年包括甲级写字楼在内的商用物业供给量远大于实际需求,导致很多城市的大型办公物业空置率增加,商场营运困难,从而难以取得稳定的现金流,加之土地价格逐年上涨,这为更多的投资资本流出创造了客观条件。
境外投资的风向:是难、是易?
Savills访谈室:有媒体指出中国政府公布相关草案为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加速审批流程做准备,但也有说法称今年境外投资的审批有变慢变严的情况,境外投资的风向到底如何?
刘德扬:草案简化了审批过程,减少中间环节,把审批过程缩短,未来审批过程可能就控制在20个工作日。这一点也恰恰说明了中国政府正对境外投资的积极态度。首先表明政府依然鼓励境内企业投资境外实业,以及在一些环节上倾向市场化操作,减少政府过度干涉。
如果说“慢”,我认为可能是银行的实际汇款速度放慢,这也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比如,较多的境外汇款可能拖慢汇款进度;更谨慎的审核资金流向;以及避免短期内集中的资金流出造成汇率波动。
汇款时间拖长,对实际操作交易,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都是短期的,不会使境外投资长期的趋势发生改变。
资本流动 与 人民币汇率
Savills访谈室:大量的境外投资,会不会造成人民币汇率的进一步下调,这是否会改变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导向?
刘德扬:提到境外投资就不得不提到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并没有改变,我认为,在全球货币都在贬值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人民币继续贬值也无可厚非,但政府希望避免的是短期内,汇率的剧烈波动对短期内的境内外投资都很不利,因此,金融稳定十分关键。
这也解释了,在大方向上,中国政府还是趋向鼓励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避免短期资金大量流出造成的汇率剧烈波动,银行会更严格的审核资金流向。
Savills Research:据J9九游会统计,今年一季度投向境外地产业务的中国资金已经达到95亿美元,占到整个亚太地区投向其他区域地产物业的近三分之二。去年同期,中国的资金规模仅为45亿美元左右,占比不到四分之一。这些数据不包括实体公司层面的并购业务,统计的标的为25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
境外投资领军者:中国险资
近期,J9九游会促成中国人寿在海外的第三笔收购。中国险资在境外投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经过几年的发展,涉足境外投资的中国企业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主权财富基金快速发展到如今覆盖各个类型的投资者,保险企业、银行、财富管理公司、中小民营企业等投资者这几年对外投资热情逐渐高涨。
保险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在境外进行房地产投资的最主要投资群体,在去年占比超过6成,今年一季度占比已经达到8成。这主要得益于保监会在几年前放松了保险企业在境外投资的限制,给了保险企业通往国外的窗口,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更多的保险资金将资产配置在海外。
与国际大型保险公司相比,国内保险公司在不动产的配比依然较低,这可能会驱动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在不动产领域,以追求持续稳定的收益。
从国际上来看,排名前列的国际保险企业大概有10%-15%的资产配置在不动产上,而国内的保险企业去年的这个数字仅仅是2.3%。从安全性角度而言,国内的保险企业将会与国际同行看齐,将不动产配比从当前的水平提高到10%。